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龚卫锋实习生侯颖
7月18日,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保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举行“清朗·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专项行动为期两个月,将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
网络世界诱惑多。近年来,为了让未成年人安全、健康地“线上”过暑假,国家各部门出台*策,规范未成年人的闲时线上活动。每周三小时的网络游戏时限落实情况如何?家长真的会启用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吗?家长会对孩子刷短视频放任不管吗?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聚焦线上线下,收集了一些市民声音。
此外,多个视频网站也试图有所作为,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在暑期档供应新鲜的影视剧资源,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线上生活。
A措施
①整个暑期,未成年人仅能上网玩游戏21小时
早在今年7月初,“暑假每天都能打一小时游戏”的传闻就在社交网络传播,7月11日,腾讯游戏发布《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限玩日历》辟谣:在暑假期间(年7月11日至8月31日),未成年人只能在每周五、六、日的20时至21时登录游戏,其余时间均不能进入游戏。整个暑假期间未成年人在任何游戏平台游玩时间共计21小时。
游戏公司的管控措施有其*策依据。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文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通知》发布后,各大网络游戏公司均严格执行要求。
此外,《通知》还明确:网络游戏企业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在往年暑假,针对游戏领域的实名认证与“防沉迷”系统,许多未成年人多有应对之法,如到第三方平台租赁成年人的账号玩游戏,借用爷爷、奶奶的手机玩游戏,或者利用网络大神提供的破解攻略化解系统限制。
但上述手段从今年开始或许行不通了,腾讯游戏日前发布声明称,平台已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持续进行了各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自发探索与应用,“对那些向未成年人租售账号的第三方平台,腾讯游戏上线了‘限时、限游戏、限设备’的黑产打击版人脸识别,针对疑似由黑灰产操作的高风险账号开启,触发账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首次触发人脸的游戏和设备上完成验证,否则账号就会受到限制。”
除了针对租售号平台的新功能外,腾讯游戏的人脸识别系统也会在暑期持续护航,“凡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账号登录和充值环节都将触发系统。人脸系统还会发起‘全天巡航’,把借家长账号偷玩游戏的火苗坚决按住!”
用户看法
暑期21小时网络游戏时间够吗?羊城晚报记者询问了广州部分中小学生的态度。小学五年级的张同学说:“学校和爸妈管得比较严,我和同学接触电子产品、网络游戏的机会较少,一周能玩三个小时,很满意。”小学四年级的许同学说:“球类培训班、艺术培训班爆满,没时间玩游戏。”初一的梁同学则十分珍惜每周与同学的线上见面:“熟人一起组队的感觉还是好。不过,我们不会过于留恋,因为已经过了不适应的阶段了。”小学五年级的田同学则爱看父母玩《王者荣耀》:“我坐在爸爸妈妈旁边看他们玩儿,就像自己玩一样开心。”受访家长也普遍采取理性态度,在暑假不会剥夺孩子一周三小时的网络游戏时间,但会控制孩子玩单机游戏的时间。
②各视频、直播平台纷纷出招防沉迷
各大视频、直播平台方面,对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的管控措施同样有收紧。
7月11日,抖音发布公告称,暑假期间,平台将加强巡航,如发现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直播或与成年人共同出镜,将对直播予以提示和拦截。同时,预防未成年人直播消费的巡航和拦截机制也将继续加强,如系统检测到消费账号疑似未成年人,将立即对账号弹窗并要求实名认证,如用户拒绝认证,本次消费将被拦截;如认证为未成年人,账号将禁止任何充值、消费行为。
据悉,对于未经监护人允许的未成年人打赏消费的现象,抖音建立了专项客服团队进行处理,一经核实,将在24小时内予以全额退款。此外,抖音还在暑期上线安全教育专题页面,提供与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相关的内容、服务和功能,帮助未成年人和家长更好识别潜在风险。
近年来,各大视频平台也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使用平台的时长与内容推荐等方面作出管控。
例如,从年9月起,抖音升级青少年防沉迷措施,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在该模式下,用户每天只能使用不超过40分钟,且每天22时至次日6时不能使用。平台还对14至18岁实名用户提供内容推荐、社交、搜索等方面更多安全保护,如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