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米
编辑/雪梨王
腊月二十五,母亲从山西打了视频电话过来,告诉了了,她准备了卤肉、油糕、卷卷等年货,隔天就可以包好快递给她。
了了决定独自留在长沙过年——爷爷身体不好,妹妹也即将高考,她担心返乡途中“复阳”或者感染了新的*株,影响家人。
做出这个决定后,家人每天更频繁地联系她,大到天气变化,小到邻居家有人结婚。了了不时会收到家乡的照片。照片上,有深夜落在院子里的雪、妹妹堆的雪人、拄着拐的爷爷和家里的柿子树。她知道,家里人就是这样,嘴上从来不说“想念”,但这些事无巨细的分享,都让她觉得自己被爱着,一个人在外过年似乎也没那么孤单了。
爷爷出院了,拄着拐站在院子里。
防疫*策转向后,今年春节返乡客流量比年增长了99.5%,预计将有20亿人次踏上返乡之旅。但了了们却逆向而行,选择在异乡过年。他们中,有人在过去三年里经历过异乡过年的孤独和冷清,有人打算找已经“阳”过的家人在别处团聚,有人打算在出租屋里和猫一起守岁。
“第三年没回家过年,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
许圆缘18岁
现居深圳,北京人
这是我第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我指的家是北京。我6岁就跟父母从北京搬到深圳了,在那之前,我基本住在姥姥家,是姥姥姥爷带大的。虽然我大部分人生经历和人际关系都在深圳,但提到“家”,我想到的就是北京以及姥姥家的样子。
前年因为疫情管控,出深圳进北京都要严格报备,我担心耽误回来上学,就没回北京;去年因为快高考了,学校把寒假缩得很短,也没回。
我们家里有4位老人,都在75岁到80之间。爷爷奶奶身体不错,都还没“阳”过;姥爷情况不太好——他80岁了,四五年前得了脑梗,之后情况慢慢在变差,卧床时间越来越多,现在生活只能半自理。而且他年轻的时候就有哮喘,引起肺部出现了纤维化。生病后很少出门,几乎没有什么免疫力,一直是姥姥在家照料他。
自从放开后,姥姥姥爷基本不太出门了。医院取药回家后,出现了酸痛无力、失去味觉等新冠典型症状,但没发烧。不过她已经好了,而且很幸运的,没有传染给姥爷。
许圆缘一家三口在深圳的年夜饭。
没挺过这波感染的老人太多了,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姥爷一旦感染,一定是会要命的那种。哪怕是1%的概率,我们也不能让他承受。回去过年的话,毕竟家里多了几口人,肯定要增加买菜次数,增加接触外界的几率,这些都是有风险的。
我们也想过落地后先在酒店隔离7到10天,但没法做到万无一失。姥姥知道我们很想回去,她也很想我们,她跟我妈说,快回来吧,万一姥爷真的被感染了,也不会怪我们,毕竟他本来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乐观。
我们讨论了无数次,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万一出了问题,我们要后悔一辈子。自从决定不回家过年,我的情绪就特别低落,觉得盼头突然没了。1月16日,我跟妈妈辗转到了云南,打算就在这儿过年了。我刚刚“阳”康,体力比较差,加上不能回家过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就打算找一些不太冷、人不多的地方,舒缓一下心情。
我到现在都记得姥姥家的样子。我们搬去深圳的时候,把很多家具放在了姥姥家。这个家里,有我们三代人的记忆——书柜里有我爸妈年轻时的相册和唱片,有姥姥姥爷的文学类和双语书籍,有我爸的中医养生和炒股书,有我小时候的儿童读物。
因为太亲了,过年时我们反而不会有所谓的仪式。我只记得小时候给老人拜年收红包时磕过一两次头,然后就是走亲戚。过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能陪陪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不管干什么,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虽然我有时节假日也会回去,但过年的意义还是不一样,大家热火朝天准备年货、吃年夜饭,各种美好的祝福和期待都集中在这期间,才有团圆的感觉。
读小学时,有一次寒假回家过年,我看到两个穿着传统服饰、手捧“福”字和灯笼的HelloKitty,觉得特别可爱,就买回去贴在了姥姥家客厅电视后边的白色柜子上。这么一个小小的物件,至今还贴在原来的位置,一想到它,满满都是有关过年的回忆。
前几年许圆缘在回北京过年的高铁上,她
前几年许圆缘在回北京过年的高铁上,她三年没回家过年了。
前两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在深圳过的,很平淡地做了顿饭吃,然后看春晚,视频给老人拜个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年味不浓,我们在那也没亲戚,没有太多情感寄托。
我还记得每次离开姥姥家的情形。姥姥家厨房有个半人高的白色大灶台,正对着外头。每次我们出了楼门,再往三楼回看,都能看到姥姥趴在灶台上目送我们,我们会再跟她挥手再见。我每次上了车都会回头看姥姥在的位置,直到看不见,才扭过头。
我们是前几天下决心不回家的。比起过年来说,保护老人更重要。我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家人和自己都健康平安。这是最普通,也最重要的。
给爸妈备足了药品和抗原做“年货”
孙忱4岁
现居上海,内蒙古人
我一个人住在上海的出租屋里。防疫*策刚放开那段时间,我不再出门,“自闭”在家自我防护。我住在郊区,每天从早到晚,都能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几乎没有停过。叫救护车的肯定不是新冠重症就是别的很严重的病,我非常恐慌。
我每天都在网上看到老人重症去世的消息,很害怕。因为我爸妈都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我担心他们。
我是一个很恋家的人。当时刚好失业了,我还挺开心,想着今年春节早点回家,还计划着元旦就回去,陪父母一个月。结果元旦前后刚好是感染高峰期,我开始纠结了。
自从放开后,我爸妈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买菜都是一大早做好全副武装偷偷摸摸去的,买完赶紧回家。我当时也还“阴”着,我就想,如果当时我动身回家,在路上是必“阳”不可的,会传染给爸妈。万一有什么严重后果,我没法承担。
没办法,我就狠了狠心,决定不回家过年了。我爸妈倒觉得没什么,他们一直在催我回去,说没事的,阳就阳了,但我不能这么自私。
孙忱囤的各种药,也给父母买了很多寄回去,当作“年货”。
后来我也阳了(去年12月28日),爸妈打电话说,等我阳康了就可以大摇大摆回家了,他们很想我。但我看到很多人复阳,虽然新闻说阳过之后短期再感染的几率非常小,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株XBB,我担心二次感染。
因为我之前生过病,就没打疫苗,10余天才转阴。那段时间,我要保证自己体温不能太高,到了8度就一定要吃退烧药。全身酸痛的那两天,隔一小时就起来量一次体温,喝一次水,甩水银温度计甩得感觉胳膊都要掉了。而且这个病会让人活得很没尊严——我没力气做家务,吃东西没胃口,十几天没敢洗头。因为上海没暖气,我转阴后才去理发店洗了头。
我现在出门都想躲着人群。1月7日转阴后,只是出门跟朋友吃了个饭,就觉得元气大伤。我告诉爸妈,新冠绝对不是他们想的发烧两天就好了,特别是他们在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能保持就保持,能晚得就晚得。
孙忱家的年夜饭,铜火锅是必备。
他们也听进去了,但就是担心我一个人孤零零怎么过年。我说我可以找朋友凑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就行了,好多人都不回去——其实我是骗他们的,根本没有朋友不回家。
我觉得一定要和家人一起,才是过年,所以我很难想象自己一个人在上海的出租屋该怎么过。据说这里过年时很安静,没什么氛围。我很喜欢和爸妈呆在一起,虽然都这把年纪了,还是像小孩一样,隔一天甚至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我跟我妈就像姐妹淘一样,每次都聊很久。
我们家靠近东北,饮食也比较接近东北,过年会吃很多饺子,从大年三十吃到初三。我们还会吃火锅,在铜火锅里煮炸丸子、扣肉、酸菜等东西。我妈每到年关,都会做很多卤肉、扣肉、酱牛肉、大猪肘子、卤鸡。在家的时候觉得这些稀松平常,今年吃不到了,就会特别想念。
孙忱老家在内蒙古,年味很浓。
我给爸妈网购了很多东西,就算作年货吧。有抗原,有前一阵抢到的蒙脱石散,以及国产新冠药阿兹夫定。另外,还有一次性手套、防护面罩、N95口罩。因为气温太低,网购水果很多都送不到内蒙,我就买了冻干柠檬片给他们。
现在,我决定去我姐家过年——她在北京生活,他们一家都阳过了。用我姐的话说,就是我们阳过的人一起过吧,反正不能回去“祸害”爸妈。
“就让小猫陪我过年吧”
了了,24岁
现居长沙,山西人
其实刚放开时,我就开始犹豫要不要回家过年。年武汉封城时,我在武汉一家养老院实习,我知道病*传播速度很快及其严重性,当时身边也有人去世。这一波感染,我发现周围人几乎都阳了,直到自己也阳了,我就决定不回家了。
我爷爷8岁,他有心脏病,已经阳了,医院,家里人也一直忙着照顾老人。爷爷身体大不如前了,甚至开始不认识人,这不是一个好迹象。我虽然在刚放开时就阳过,但担心返乡途中感染不同*株,或者复阳。我不敢冒险,而且我妹妹马上要读高三了,我也担心会影响她的学业。
我爸妈比较开明,基本赞成我的决定。其实我爸更希望我回家,他担心一个女孩在外地,万一生病了没人照顾,过年时别人热热闹闹的,我一个人会不会太孤单。
我妈最近都在做年货,打算做好了给我快递过来一些。以往过年我们会做炸油糕、卤肉,还有卷卷——卷卷是我们山西才有的小吃,用鸡蛋皮把猪肉裹起来,然后压实,切片蘸醋吃。
了了家乡特有的小吃卷卷。
我们家的年夜饭比较特殊。家里开着一个小超市,妈妈几乎65天都在店里,所以我们除夕夜也会在店里过。折叠桌撑开,摆上准备好的年货和菜,打开店里的电脑,边看春晚边吃饭、聊天,还挺有氛围的。爷爷也会过来跟我们一起吃。
除夕夜12点一到,大家都会出门去放鞭炮。我们有个习俗,放鞭炮留下的碎屑不能扫,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因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就干家务,意味着这一年会比较劳累。初一早上一睁眼,我会发现枕头下妈妈塞的红包,年年如此。今年是我第一次在外地过春节,等到初一的时候,应该一睁眼,就能看到妈妈给我转账吧。
刚来长沙时,这里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城市。投简历等面试,有时候一天要在地铁里折返好几趟,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难,发现原来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只能被选择。这些我都没有告诉过家人,直到找到工作,我才打电话告诉妈妈。
这几天家人每天都在跟我分享家乡的点滴变化。大到天气——前几天下雪了,他们会告诉我正在扫雪,妹妹也会发来院子里的积雪和雪人的照片;小到街坊邻居的八卦,谁家结婚了之类的,我妈知道我目前没有恋爱和结婚的念头,不敢催我,但会从这种日常的唠叨里“不经意”地提一下。
了了和家人的合影。
我原本想过年期间自己去长沙周边玩一玩,但前阵子我捡了一只狸花猫,小猫刚搬过来有些焦虑,总是不停叫。我打算不出门了,就陪它一起在房间里过年吧。
这是我“南漂”的第三年。节日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特殊含义,唯一的意义就是要和家人团聚。如果不能和家人一起,春节对我们这种打工人来说,便没了年味,只是放了一个小长假而已。但为了保护家人,我宁愿自己孤单一点,等过了春运高峰,三四月的时候,我会努力把假期凑一凑,找几天回一趟家。
家人每天都会给了了分享近况。
“一定要提前在饭店给自己订年夜饭”
付思26岁
现居长沙,湖南永州人
我家的四个老人有三个都没打疫苗,而且有基础疾病。我爷爷奶奶高血压,外公快90岁了,之前腿部做了个支架,我很害怕自己将新的*株带回家里感染老人。我现在正在等着抢从长沙到永州的直达短程车票——不直达的列车上会有很多外省人,如果抢不到,我就不回去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同事,包括在长沙的姑妈,今年都不打算回家过年了。
以前我每年都要回家三四次,疫情以来,就很少回了。因为出市要跟单位报备,随时都有被隔离、回不来的风险。前年(年)春节,我就没回家。当时大家都打了疫苗,也都知道至少病*不会轻易致死,对于打工人来说,必须保证饭碗不丢。比起病*,我们更惧怕的是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万一被隔离很久,工作肯定受影响。
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过春节。我买了很多菜存在家里,但自己其实不太会做饭。除夕和初一我是在姑妈家吃的,吃了两天,我不好意思打扰了,打算自己去外面吃。街上开门的饭店寥寥无几,很冷清,开着的馆子外基本都坐满了等位的人。最后没办法,我跑到便利店里买了面包充饥。正啃面包时,家人打了视频电话过来,我赶紧挂掉,打字说我跟朋友在馆子里吃饭呢,人太多,不方便视频。当时觉得自己特别惨。
付思回老家过年时会去吃席。
我们老家过年有个习俗,吃鱼一定要留,寓意“年年有余”,所以前两天在姑妈家时,那个鱼就只象征性动了两筷子,留得比较完整。但我很馋鱼,想着年初二了,自己一个人,不用走亲戚拜年,也不用讲究习俗,可以放飞自我了,结果根本找不到地方吃鱼,只能啃面包。
也是从那次开始,我尝试着自己做饭。但做的实在不好吃,基本一天就做一顿或两顿,其他时候就吃零食充饥。慢慢的,我被逼着研究食谱,甚至爱上了做饭,深耕厨艺并一发不可收拾,买了各种厨具,学会了很多减脂餐。没办法,都是疫情逼出来的。
这三年对大家影响其实都很大。我有一群朋友之前做境外旅游的,经常出国玩,后来基本都转行了,有做房地产的,也有转去做微商、卖保险的。也是因为疫情,我之前工作的地方倒闭了,在家躺了好几个月,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暴饮暴食,突然胖了70斤。当时感觉特别无力,很多东西都不受控制,不是你努力了就能好。这也导致我在现实中不再愿意出门见人,越来越自闭。
我还是挺想回老家过年的。在我们老家,吃年夜饭的时候要先摆一些空碗筷,倒满酒,给祖先敬酒后,大家才能动筷子。吃完饭,大家都跑出去放鞭炮,在一整条街走家串户,互相拜年。接着就是打麻将,每家出一个人上牌桌。奶奶是固定选手,她年轻时就四处跟街坊邻居打麻将。我很喜欢陪她玩,还经常跟她讲,年纪大了预防老年痴呆就要多打麻将。
我今年如果回不去,一定要提前在饭店给自己订年夜饭,我还是要吃鱼,一个人过节,也要有仪式感。
(文中傅思、许圆缘为化名)
本文由百度“扬帆计划”合作媒体创作,独家发布在百度百家号,百度公司享有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