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安市新城区暖心护航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新城区高度重视“一老一小”民生问题,突出党建引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各方合力,通过加快建设普惠性托育、早教机构、“四点半课堂”,开展公益课堂服务等措施,多措并举做好婴幼儿及青少年关心关爱工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

用爱养育用心教育

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工作人员统计发现社区育龄妇女竟多达余人,托育需求强烈。在园区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社区指导规划建设了“麦朵朵托育园”并投入使用。目前,共设有小、中、大班90个托位,按照0到18月龄、18到30月龄、30到42月龄,精准配比专业老师,设置不同的课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在这里,华清学府城社区居民提供居住证办理入托时,每月的入托费将优惠多元,最大程度让群众享受到实惠,化解社区妈妈们的“后顾之忧”。

麦朵朵托育园坚持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为婴幼儿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与生活能力培养,通过大运动、语言表演、音乐律动、创意艺术、科学启蒙等早期浸润,开创独特的主题活力、营地体验、大赛展演,国际游学等平台,培养幼儿成为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自开园以来,已累计服务户家庭,从这里毕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超余人。

自习室+兴趣班家门口的课堂

西一路街道兴乐社区社区周边有6所学校,课后服务、寒暑托管就成了学校家长们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社区党委通过“校社联动”整合驻地教育资源,围绕青少年儿童学习特点及个性化差异,打造“尚善学苑”项目,因材施教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志愿公益服务活动,为居民群众和驻地学校学生免费提供开放式休闲、阅读、学习场地。自年“尚善学苑四点半课堂”创立以来,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累计开展各类活动千余场,常规课堂辅导以及国际象棋、书法、美术、手工、科普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成了附近的学生们的心头好,解了家长们的后顾忧。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苑”建成了周末课堂,开设了儿童电脑编程、手工制作等课程;暑假期间,为解决许多父母因工作形成“监管真空”的学生看护问题,“学苑”举办了“暑托班”,开设了网络安全绘本、儿童财商、早期性教育、儿童魔术等课程;为了拓展孩子们的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学苑”还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社会调研、罗氏规则暑期露营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

寓教于乐童梦随行

坐落在自强路街道明宫社区童梦奇缘绘本馆和手工作坊,是周边儿童最喜爱的打卡地。不到20平方米的面积,藏书却近册,文娱、亲子等社会组织以“公益+低偿”的模式为辖区儿童提供书法、绘画、手工等课程,15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这里为孩子们开展暑期学业辅导、兴趣爱好课堂等。

社区开展的童心联梦系列活动丰富了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书之梦”丰富和拓展青少年知识涉猎,提高青少年知识储备。“画之梦”精准对接儿童绘画需求,邀请专业老师开展绘画课程,丰富生活,提高技能。“运动梦”通过趣味游戏、体能训练,保障青少年健康体魄,党员张阳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认领体能训练课程。“科普梦”引入AR创新技术,以垃圾分类、体验航天和丛林探险为主题,沉浸体验,寓教于乐。

小朋友的乐园快来“遛娃”

胡家庙街道西电设社区党委为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解决辖区儿童“看护难”问题,通过网格体系挖掘居民需求,链接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打造“ππ乐园”公益课堂,开设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拓展课程,为辖区3-12岁儿童提供公益课堂服务。

“ππ乐园”从学习习惯养成、兴趣培养、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公益阅读、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对课程科目及兴趣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不断升级。首次开班时,还对小朋友们的个性和兴趣做了初步了解,并根据小朋友的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学习档案,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有针对性的接受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ππ乐园”公益课堂为纯公益活动,社区广泛调动社区社会组织、地区小学、幼儿园等资源,聘请优秀教师和社区“达人”为兼职老师,受益群体涵盖了社区双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隔代教育家庭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和社区中的老中青幼亲子群体。目前,“ππ乐园”公益课堂已开设舞蹈、绘画、手工等常规课程,和魔方大课堂、非遗和传统文化手工等特色课程,即满足儿童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也为辖区的儿童提供安心去处,打造多彩假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