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之形嘴臭绿茶暴力狂我得为植野直花 [复制链接]

1#

《声之形》,是一部讲述有关校园欺凌和自我救赎的作品,但在国内院线上线后却有些水土不服。有的人说,电影繁冗无味,不理解想表达的立意。

也有人痛斥,西宫和将也原本是对立的身份,但是最后不仅和好,还有外加恋爱的元素。这不是在扭曲和美化校园欺凌吗?将也的错,能被这样轻描淡写地带过?

关于这些看法,我不置可否。作品更多还是着重表达关于“沟通”、“责任”、“救赎”和“自我认知”等一些比较积极的内容。恋爱情节更多是一段小插曲。

而不论在原著漫画,还是改编的动画电影。植野直花一角色贯穿了整部剧情,对于西宫和将也两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认知方面,起到了相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她并不是一个单纯惹人厌的“花瓶”。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植野做出过两件容易令人产生负面印象的事情。一是在和将也西宫时隔多年的再见面中,作出戏谑西宫的事情,继续把玩她的助听器,希望和将也重温往昔“愉快”的时光。二是在摩天轮与西宫的私密谈话中,不由分说地扇了西宫一巴掌。

你说她的所作所为可气不?可气,很可气,而且她还面对的是身体有缺陷的西宫。不过盲点就在这里,我们身为观众读者都处于上帝视角,自然会为西宫产生怜悯同情。觉得植野的举动是错得离谱。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在当事人植野眼里,她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过错呢?考虑她的动机是什么呢?其实她始终认为,西宫的出现,妨碍了他们原本和谐的朋友关系,摧毁了将也充满朝气的童年。

而且她为了将也,曾两次尝试与西宫和好。第一次是在去游乐园前道的歉,但是被将也认为没有诚意。但是身处这个社会,我愈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存在于交好,或者交恶两方面,同时还有表面的“和谐关系”。

我们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默许了这样的存在。虽然有些时候觉得虚假和违心,但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或者是出于礼仪,亦或是利益,我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去这么做。

将也一开始有些笨拙,想得太过简单和理想化。其实默许西宫和植野保持这样“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也不失为良策。其实现实的社会中,出现太多类似这样的情况,曾经较好的朋友最终走向陌路人的关系,虽然无可奈何,即便曾经再怎么亲密,时间都会冲刷掉这些回忆。太过较真反而自讨没趣。

第二次是在被将也嫌弃道歉方式敷衍过后,植野再次选择和西宫主动谈话,而且是私底下的认真交流。很多观众认为植野诉诸暴力的举止很荒唐,西宫的一再退让反而换来对方的歇斯底里。

但是西宫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不会“沟通”。并非因为西宫的身体缺陷,导致她没办法沟通,而是她不擅长将自己的心声向别人表达。例如表现出“不满”、“生气”诸如其他的完整负面情绪。

像妹妹结弦也说,有时候姐姐的沉默不语会让人烦躁。因为西宫的懂事,不断地谦让他人,希望通过委曲求全换来理解。总是摆出一副讨好人的笑容。但这也是植野恰恰讨厌西宫的一点,觉得她戴着一副假面行事,从不向自己坦露心声。

在直肠子的植野看来,身体缺陷没办法听见声音和无法正常开口说话,并不是两人关系冰点的导火线,而西宫不断放大的沟通障碍,才是最主要的矛盾源头。没有人希望对方总对自己只说谢谢、对不起,或者说我讨厌我自己。

一段良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双方都先得看重自己,再学会表达欣赏对方。而佐原的表现恰好是个不错的例子。本来小学交恶的佐原植野两人,在一次偶然的对话中,了解到对方内心真正如何看待自己。二人的关系也因此破冰。更深入地沟通交流,才能更加地理解对方。

像佐原在过山车上与将也的对话,便能很好阐述佐原作出的改变。“我以前很怕云霄飞车,所以没坐过,我决定先坐过后再判断可怕不可怕,毕竟已经过了五年嘛”,这段回答,也正好解释将也先前对佐原植野两人关系的疑惑。

佐原曾经很害怕植野,但是她决定了尝试做出改变,和植野互述衷肠,这才得以使两人的关系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变。而西宫恰巧缺乏的是这种勇气和能力。当然你也没办法对西宫做出过多的责怪,毕竟从小的身体缺陷也会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她还经历过各种受人欺负和白眼的情况下。

但是在重新接触将也一帮小学同学过后,西宫也逐渐慢慢发生改变,愿意大胆地向将也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也会通过信件委婉地和植野诉说心声,西宫她,切切实实在慢慢改变。

此外,就像先前说的,植野是个纯直爽朗的女孩,默默地喜欢将也多年,她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虽然霸凌的事实无法抹去,但她仍存在着优点,善良,愿意与他人沟通。将也也说了,植野一开始或许比自己更认真对待西宫。但后面缺乏忍耐和没办法正常沟通的情况下,她和西宫的关系才急转直下。

愿意喜欢一个男生这么多年,愿意在将也出事过后贴心地照顾,为了喜欢的人还愿意接触她并不感兴趣的群体,最后也默默地融洽其中。如果单纯地用负面的印象看待这个角色,着实有些偏颇。

整部戏中不存在毫无意义的角色,这也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而“声音的形状”并非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话语的交流,同时也是存在彼此间心灵的沟通。愿我们发自肺腑的表达,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