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社区睦邻中心又被称“居民家门口的会所”。早在年,杨浦就率先在延吉新村街道试点建设首家社区睦邻中心,并于年起,全面开展社区睦邻中心建设。
如今,全区已有60家各具特色的社区睦邻中心,构建起“睦邻服务圈”:即步行15分钟设一个中心,每个中心拥有不少于10个基本服务项目,破解了杨浦诸多小区公共活动空间少、公共服务能级低等社会治理突出难题,助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每平方公里都有一个睦邻中心
年,区委、区政府明确了社区睦邻中心“居民家门口的会所”的功能定位,聚焦社会服务综合载体、居民互动公共空间、自治协商议事平台、社会组织培育机构等四项建设目标,确立了设置均衡、注重效益、因地制宜的中心建设基本原则,提出了“”睦邻生活服务圈的建设理念。
到年2月,全区60个社区睦邻中心的建设目标全部完成,实现了杨浦区域内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一个睦邻中心的目标。
建设过程中,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资源下沉基层。采取“收回一批、调整一批、租赁一批”的办法,调度场地资源和资金支持。
优化功能设置。设计全区统一的睦邻中心标识、形象,根据居民需求设置内部功能布局。
创新运营模式。探索公共服务社会化途径,推动社会组织承接中心运营工作。
引导群众参与。一方面,服务项目由居民确定。要求运营方定期开展群众需求调研,并据此设计功能布局和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日常管理有居民参与。动员社区中的党员、志愿者和自治团队主动参与睦邻中心的日常运行管理。成立居委会、居民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工代表等多方组成的“睦邻家园居民自治理事会”,对睦邻中心的场地使用、活动安排等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协商。
注重运营质效。建构社区睦邻中心建设运营评估体系,确立“以评促建”工作原则,由第三方定期进行评估。
当前,全区各街道睦邻中心经部分调整,总数保持60个不变,总面积超平方米。其中,睦邻中心45家,总面积近平方米;睦邻点15家,总面积近平方米,基本完成“”睦邻生活圈构建。
依托区域资源形成特色服务项目
各睦邻中心按照建设要求,设置有生活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互助类等服务项目超项。部分睦邻中心依托区域资源形成特色服务项目。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
盘点几家颇具特色的睦邻中心↓↓
江浦路街道辽源西路睦邻中心
江浦路街道辽源西路睦邻中心位于辽源西路弄6号,建筑面积约平方米,设有接待服务大厅、邻里坊、律动坊、聚贤坊、稚子坊、同乐坊、创意坊、党建驿站、如玉坊、健康坊9个功能空间,常设服务有棋牌、中医理疗、烘焙等服务项目。
中心自年3月29日启动以来,一方面,塑造更加鲜明的“文化辽西”品牌特色,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在“宜居”“宜业”“乐龄”“乐学”“党建”等五项专题突破上下实功,配合“品质江浦”建设,创新思路、扬长补短,形成“文化”特色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结合江浦路街道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的利民窗口,增设新创意板块,打破“以老年人为主”的服务模式,充分与周边企业和中小幼教学机构亲密接触,形成面向社区各年龄段服务的新格局,打造具有江浦特色的“开心坊”亲民服务品牌。
延吉社区第四睦邻中心
延吉社区第四睦邻中心位于控江路弄19-21号,建筑面积约平方米,以健康促进为特色,兼顾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优先人群的特定需求,开展以健康、文化、教育等为主的多样化服务。
中心的健康智慧驿站作为上海市实事项目,其建设以“互联网+健康”理念为指导,提供居民健康自检自评与自我管理的功能,也是获得健康教育与早期干预的渠道。
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