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扬子晚报网4月15日讯(通讯员刘柳记者万凌云)“谢谢你,小阿姨!”50多岁的邓女士,握着医院朱小霞主任的手,久久不肯放开。“我哥哥现在不但能自己照顾自己,生活自理,而且在家烧饭、养花,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宣传周来临之际,镇江患者邓先生的医院肿瘤内科,向科主任朱小霞表达真诚谢意。
据介绍,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脑部影像
院方告诉记者,年7月,家住镇江市区的邓先生在一次检查中被确诊为肺癌,家里人不放心,坚持要去上海求医。随后,医院行开放左上肺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大小5.0*4.5*3cm低分化非小细胞癌(非特指),倾向腺鳞癌。
年8月,邓先生经亲友介绍来到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朱小霞处进行后续治疗。朱小霞是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肿瘤专业第四、第五届委员,从事肿瘤内科近40年,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病理学有较深地认识,擅长化疗、免疫治疗、热疗、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
在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方法通常根据癌细胞的类型、疾病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其中,包括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或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使用。
朱小霞发现,邓先生的手术分子病理结果较特殊(分子病理见:EGFR基因18/19/20/21号外显子未见变异,ALK基因未见ALK融合,ROS1基因未见ROS1融合,KRAS基因12号密码子见错义突变G12V、13号密码子未见突变),无法单独使用靶向药。靶向治疗是目前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这给后续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朱主任综合考量后,决定予以培美曲寨mgd1+顺铂30mgd1-3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经过顺利。
门诊
然而,疾病的魔爪却步步相逼。去年11月27日,邓先生在家中突然出现白天嗜睡,夜间兴奋,小便失禁,答非所问,阵发性精神错乱。家医院就诊,头颅MR平扫,诊断为:肺恶性肿瘤脑转移。
在我国,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脑转移是肺癌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远处转移并发症。肺癌脑转移后,由于肿瘤细胞的进展会造成颅内压增高、神经损伤、脑血管破裂等,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
这个噩耗让邓先生跌入了黑暗的深渊,邓先生家庭情况特殊,日常都是靠妹妹带着他四处就医奔波,家庭和经济压力让邓先生一度想放弃治疗。但在家人的坚持和鼓励下,他重新积聚起勇气,继续治疗。
在外院进行放疗治疗后,年1月,邓先生及家人再次找到朱小霞,表达了还是想继续在镇江,医院进行治疗的意愿。
朱小霞
朱小霞主任说,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应该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脑转移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内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就邓先生的情况来说,主要目的是治疗转移病灶、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患者基因检测未发现相关突变,靶向药物不可用,现在又出现脑转移,且双侧额叶病灶较大的约2.68cm*2.89cm。”面对盘桓在邓先生治疗路上的难题,朱小霞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对患者愈后的估计,综合肿瘤用药经验,决定采用“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药”联合用药治疗。
不过,免疫治疗可发生过敏反应,以及引发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肾炎、免疫性肺炎等,对患者脏器造成损伤。这对医生用药量、时间的把控,有很大的考验。朱小霞顶住压力,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mgd1d15+阿替利珠单抗1mgq2wt阿帕替尼i50mgqdpo方案化疗靶向加免疫治疗4程,实行双周方案,4次后评价,持续观察患者对免疫治疗相关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四期治疗后,3月27日,邓先生头颅MR平扫,发现其右侧额叶见一个环形显著强化影,长径约0.65cm。这与1月9日在进行“免疫+化疗+抗血管生成药”联合用药治疗之前相比,病灶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
朱主任告诉记者,临床上,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实现部分缓解是比较少见的。同时,朱主任还特别强调,抗癌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也需要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此外,就肺癌患者如何防范脑转移,朱主任说,防范的“金标准”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期,持续规律随访是防止病情发展恶变转移的最佳方法!频率一般为治疗后每2~3个月随访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就诊,以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