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人们相互交往间使用的祝福语,越来越多的是祝福对方“健康快乐”。这是因为,较之钱财名禄,健康快乐更是人的幸福所在。人如果失去健康,一切都会成为浮云,而心态常戚戚,就难以有生活的欢欣。
健康与快乐,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带动人生行进在幸福的航道中。健康与快乐本是一体,有了健康方能快乐,而快乐则大有益于健康。如果说健康是“金不换”,那么快乐则是“幸福果”。
需要强调的是,健康既指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了,方能好好地享受“幸福果”。
幸福,按照辞书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是人们对“境遇和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首先来自于客观现实,糟糕的现实是难以给人带来“心情舒畅”的幸福感的。但同时,幸福感也与主观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有人感到快乐,有人却感到不快乐,这固然与各人的具体处境有关,但很多时候,是由不同的心境所致,“境由心生”嘛。亚里斯多德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也不乏道理,启示人们要全面正确对待客观现实,对个人名利的追求,不可私欲膨胀,盲目攀比,而是要以“知足常乐”的心态,笑对人生,享受生活的恩赐。
“知足常乐”,早有古训。老子就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里的“欲”,指的就是个人名利一类的欲望。由于人与人的情况不一样,在个人名利上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大狗有大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只要认认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他人,无愧于自己,就能满足而快乐,不为私心杂念所苦。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追求了?那也不是。人总是有越过越好的愿望,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安于贫穷,想变得富裕,不安于不文明,想变得文明,这种对现实的不满足,如鲁迅所说,“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前进。”在实现这种不满足欲望的过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其艰苦奋斗则显示“大写的人”的意义,因而总是伴着奉献的欢欣与快乐。就这一角度来说,人又并不总是“知足常乐”的,为了国家更富强,社会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则是“不知足而得乐”。
又是“知足常乐”,又是“不知足而得乐”,两者并不矛盾,前者的“知足”,主要指个人一己的私欲;后者的“不知足”,主要是指对社会的崇高愿望。处理得好,两者是辩证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的。“知足”,是在个人生活要求上超脱一点,豁达一点;“不知足”,是在公共事务上执着一点,投入一点,体现着入世的“有为”文化与出世的“无为”文化的互补,人生是同时需要这两面的。
由此可见,人的幸福愉快是与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而健康既指身也指心,既要重视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那些身体健康而在生活私事上能够超脱“无为”,而在工作公事上又执着“有为”的人,是最好地拥有健康的这一“金不换”,从而能尽享人生愉快这一“幸福果”。
祝您健康快乐!(江曾培)